中时、停时
压缩车站中、停时 1、优化车站作业流程 2、提高计划编制质量 3、加强专用线管理 4、优化区域调车作业组织方案 5、建立健全效率指标考核办法 车站的停时一般在 20h以内是合理的,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货物作业车待装、待卸、待解、待编、待发等非生产时间长。具体表现为①使用企业自备机车取送专用线作业车,车站没有及时通知货主。作业车在企业专用线装卸完后,企业自备机车未能及时将其送到车站的交接线;②卸后利用空车,但所装货物还没有运到车站;③车站值班员不能准确掌握作业车装卸作业进度,或向列车调度员汇报不及时,致使一些待挂运车辆未能及时纳入计划;④卸车批量超出正常卸车能力等。 六、压缩中时方法 车站的中时指标一般在 4. 5h以内是合理的,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中转车待解、待编、待发等非生产时间长。具体表现为①计划编制质量低,车流、到发线、机车交路和解编作业衔接不好;②调车机乘务员和调车组班制不一致,配合不协调,造成等待作业时间长;③本务机车出库不及时或某方向出发本务机车供应不足,造成待发时间长;④列车密集到达,造成阶段性解体作业紧张;⑤驼峰等调车设备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等。 货车停留时间报表 一、报表(运报 -4) 货车停留时间报表 表 名运报 -4( YB-4) 制表单位铁道部统计中心 批准机关铁道部 批准文号铁统计 [2008] 号 统一编号 二、编制依据 1.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运统 8) ; 2.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 3.车站管理信息系统 ; 4.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运统 9) ; 5.装卸车报表(货报 -1)。 三、编制说明 本表由车站采取号码制编制。未上车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出入货车较多的车站亦可按非号码制编制。 五、例题 中时、停时指标计算 根据非号码制统计方法及综合统计表的结算结果等资料,乙站 3月 19日的中时.停时指标计算如下 二、中转停留时间 为货车在车站进行解体、改编、中转技术作业及其他中转作业(包括变更到站、装载整理、专为加冰及洗罐消毒的货车,按规定进行洗罐的罐车除外)所停留的时间。计算中转停留时间的货车应为本站计算出入的货车。 计算中转停留时间的 货车 有两种 (一)无调中转货车 1.在编组站或区段站原列到开的列车上的货车(摘走的车辆除外)。 2.在编组站或区段站进行补、减轴调车作业的原中转列车上的货车(补、减轴的车辆除外)。 3.停运列车上的货车。 4.在中间站进行拆组或组合的长大重载列车上的货车。 (二)有调中转货车 凡不符合上述无调中转作业条件的中转货车均按有调中转货车统计。 四、中时、停时计算 货车停留时间的计算 凡计算车站出入的运用车,由到达、转入或加入时起至发出、转出或退出时止的全部停留时间(不包括其中转入非运用车的停留时间)均应统计停留时间,但中间站利用列车停站时间进行装卸,装卸完了仍随原列车继续运行时,只计算作业次数不计算停留时间。 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和中转停留时间。 一、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为运用车在站线(包括区间,下同)及专用线(包括路产专用线,下同)内进行装卸、倒装作业所停留的时间。 货物作业停留时间作业过程 (一)入线前停留时间 由货车到达时起至送到装卸地点时止,以及双重作业货车由卸车完了时起至送到另一装车地点时止的时间。 (二)站线作业停留时间 由货车送到装卸地点时起至装卸作业完了时止的时间。 (三)专用线作业停留时间 由货车送到装卸地点时起至装卸作业完了时止的时间。如规定以企业自备机车取送车辆时,以双方将货车送到规定地点的时分计算。 (四)出线后停留时间 由货车装卸作业完了时起至发出时止的时间。 三、 中时、停时概念 中时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 停时平均一次货物作业时间 。 2、非号码制统计方法 是使用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 运统 9或综合统计表,逐列登记货车的车数、到达与发出的车次、时分,按换算小时的方法统计当日在站停留的各种性质货车的总停留车小时,计算各项平均停留时间。 结算方法 ⑴当日发出的货车,根据 17拦记载结算其停留时间 ①中转车停留时间 18栏 15、 16栏 ( 14、 5栏 26栏 ; ②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 19栏 ( 15、 16栏) 4、 5栏 26栏 ; ③入线前停留时间( 20栏) ( 16、 7栏)或 ]10、 11栏 4、 5栏 双重作业凋移时间; ④站线作业停留时间 21栏 8、 9栏 6、 7栏 ; ⑤专用线作业停留时间 22栏 12、 13栏 10、 11栏 ; ⑥出线后停留时间( 23栏 15、 16栏 8、 9栏 或 12、 13栏 。 填制依据与方法 ⑴每日初将昨日没有发出的货车用红笔移入当日最前部。然后再继续填记当日到发货车。 ⑵根据运统 1的列车车次、车种.、车号、填记 1. 2. 3. 14栏。 ⑶根据行车日志中的列车列到发时间,填记 4, 5. 15. 16栏。 ⑷根据装卸车清单(货统 2及货车凋送单(货统 46)或专用线取送车辆记录中的货车调到及装卸完了时分,填记 613栏各种货物作业过程的起止时外分。在站线卸车后调入另一站线装车,或在专用线卸车后调入另一专用线装车的双重作业车,则在 69栏或 103栏内,另以分子填记第二次的起止时分. 5根据运用车转变记录 运统 6及非运用车登记簿 运统 7的转变时刻.填记 246栏。 ⑹作业过程不全的货物作业车,需在 613栏及 20 23栏内划一横线. 凡无入线前停留时间或站线(专用线)作业时间或出线后停留时间者,均属作业过程不全和物作业车。如进行不摘车装卸作业的货车,新线、合资、地方铁路分界站交接的货车,在国境分界站不进行换装的货车及再规定交接地点交接的企业自备车。 7作业种类( 17栏)按简称填记。装车填“装”,卸车填“卸”,双重作业填“双”,货物倒装填“倒”,无调中转填”无”,有调中转填“有”。 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 运统 8的格式 1、号码制统计方法 采用号码制统计货车停留时间时,是按每一辆货车填记“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登记簿(运统 8)”.然后对当日发出的各种作业性质的货车进行结算,以当日发出赀车的车数及由到达至发车的全部停留车小时作为当日的车数及停留车小时,以当日发出货车由到达至发出的全部卸作业次数作为当日的作业次数,利用公式计算各项平均停留叶间。 二、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 车站统计一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和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 。 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为无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和有调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 各项平均停留时间的计算公式 目前统计各种货车停留时间的方法有 号码制 和非号码制 两种方法 。 中转作业停留时间 中转作业停留时间为中转车在车站进行解体、改编及其他中转作业所停留的时间。 按中转作业性质,中转作业停留时间分为无调中转停留时间和有调中转停留时间两种。中转车平均停留时间为无调中转车与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车站主要统计中转货车的停留时间。 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货物作业停留时间为货物作业车在站线 包括区间,下同 及专用线 包括铁路的厂、段管线,下同 内进行装、卸、倒袭作业所停留的时间。 车站主要统计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有的车站还按货物作业车的下列三项作业过程统计其停留时间。 1入线前停留时间,指由货车到达车站对起至送到装卸地点时止的时间,以及双重货物作业车由卸车完了时起至调移列另一装车地点时止的时间。入线前停留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列车列达作业、解体作业和送车作业的效率。这一过程的工作,主要由车站运转部门负责组织进行。 2站线 专用线 作业停留时间,指由货车送到站线 专用线 装卸地点时超至装卸作业完了时止的时间 -如专用线由企业自备机车取送车时,为车站将货车送到规定地点时起,至企业将货车送回交接地点时止的时间。站线 专用线 作业停留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车站(专用线 组织装卸作业的效率,这一过程的工作,主要由车站 专用线 货运部门、装卸部门负责组织进行。 3出线后停留时间.指由货车装卸作业完了时起至发出时止的时间,出线后停顿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取车、集结、编组和出发等技术作业的效率。这一过程也是由车站运转部门负责组织进行。 2、货车停留时间分类 货车停留时间按作业性质分为 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和 中转停留时间 。 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在车站 、 区间 、 岔线 、 专用线内进行装卸或倒装的货车从到达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发出时止的全部在站停留时间 。 中转停留时间 货车在车站进行改编及其他中转作业所停留的时间。中转停留时间按中转作业性质分为 无调中转车停留时间 和 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 两种。 1、货车停留时间的概念 货车停留时间 是指货车由到达车站或加入运用时起 , 至由车站发出或从运用车转入非运用车时止在车站的全部停留时间 。 一、货车停留时间 1、货车停留时间的概念 2、货车停留时间分类 中时、停时计算 一 、 货车停留时间 二 、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方法 三 、 中时 、 停时概念 四 、 中时 、 停时计算 五 、 例题 六 、 压缩中时方法 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运输系 戚伟文 2010.05